协议
常见的网络协议
- 数据链路层:ARP、IEEE(Wi-Fi)、PPP
- 网络层:IP、ICMP、IPsec
- 传输层:TCP、UDP、PPTP、TLS\SSL
- 应用层:HTTP、FTP、DHCP、DNS
网络协议
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、标准或约定,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,即称为网络协议。主要由语法、语义和同步 组成
语法: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
语义: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,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
同步: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,即时序
分层
应用层 应用层是原理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。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,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
传输层 运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,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,提供可靠的、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,以及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。有面向连接的 TCP 和无连接的 UDP
网络层 进行路由选择、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,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。在网络层,数据的传送单位是 分组。在TCP/IP体系中,分组也叫作 数据报
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 帧 为单位的数据,同时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。 数据链路层就把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实际链路,转变成为让网络层向下看去好像是一条不出差错的链路
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。即实现通信结点之间的物理连接,在物理传输介质上传输非结构化的“0”和“1”二进制比特流。 物理媒体并不属于物理层
基于协议产生了协议分层,一个层负责一部分内容,层与层之间通过协议通信
分层模型是协议设计的最重要的规则。
设计者不是设计一个单一的、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,而是采取了把通信问题划分为成多个小问题,然后为每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的方法,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、分析、实现、测试比较容易,降低了设计的复杂性,同时也便于维护
将网络功能独立成不同的层次,减低整体协议因技术变化而受的冲击。不需要更改物理网络,新的应用程序就能加入,而新的网络硬件安装后,也不必重新设计应用软件
协议分层需遵循的通用原则
层次数量要适当:若层次太少,每一层协议太复杂。太多又会在描述和综合各层功能的系统工程任务时遇到许多困难。
每一层的功能明确,专职做好自己的工作,接受上层调度
分层可以带来如下好处
- 层层之间独立
- 灵活
- 结构上可分割
- 易于实现和维护
- 促进标准化
分层对应的数据结构
貌似只有数据链路层有帧尾部,其他的协议都只加头部
应用进程数据要经过如图的复杂过程才能到达终点的应用进程,但对用户都被屏蔽掉了,以致于任何层次都觉得好像直接把数据沿水平虚线传递到对方
服务
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。协议精确地规定在网络通信中使用的各种控制信息的格式、意义以及各种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
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
服务与协议的区别